跳至主要内容

如何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对于高温、大温差运行的城市热网或区域性集中热源,过多降低用户二次侧热媒设计温度并没有多大意义。而对于供暖规模较小的锅炉房或户式燃气炉为热源的系统,降低散热器供暖系统的热媒设计温度,是否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呢?

  散热器供暖系统的热媒设计温度,与实际运行的热媒温度,并非是完全相同的概念。热媒设计温度只是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应于最不利室外气象条件的一个状态点的温度。在全供暖期内,需要随室外气象条件变化进行热媒温度的质调节。例如,按照热媒温度95℃/70℃(或85℃/60℃)设计的系统,真正需要供水温度达到95℃(或85℃)的时间,从理论上讲是十分短暂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即使克服了系统散热面积偏大的弊病,其出现的概率一般也不会超过10%。也就是说,在全供暖期内,多数时间热水锅炉的运行水温,仍然可以在“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的热效率”的区间运行,仍然可以提高散热器低温供暖的舒适程度。

  有资料提出,欧洲很多国家已开始采用60℃以下的低温热水供暖,并正朝着进一步降低系统温度的方向发展。我们不宜简单套用这种做法。因为他们的节能建筑,房间散热器配置数量一般都很多,甚至达到200W/m2,主要依靠自力式温控阀控制供热量。

  而我国现行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不仅对房间供暖负荷计算有详尽的规定,甚至第4.3.7条还规定:“民用建筑和……中的非保温管道,明设时,应计算管道的散热量对散热器数量的折减……”。现行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第5.2.5条规定:“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应根据热负荷计算确定。确定散热器所需散热量时,应扣除室内明装管道的散热量”。现行JGJ26-201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第5.1.1条,再次强调“集中采暖和集中空气调节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一个房间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这说明,我们十分强调供暖系统的科学设计,不赞成盲目增大散热器的配置数量,这就是国情。

  • 点击:345